來源:通信產業網
(記者 胡媛)數字技術正在重塑世界,數字經濟已經迎來算力時代。算力作為這個時代的核心生產力,正在攜手5G、千兆光網、云、Al等數字技術深入賦能干行百業。在中國,數字技術正在與經濟、政務、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促進社會及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
(資料圖片)
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2023年服貿會”),將于9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及國家體育館、首鋼園區舉辦。其中,作為服貿會重要的科技板塊,也是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塊醒目的名片,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以下簡稱“服貿會ICT展”)歷來備受各界關注。2023年服貿會ICT展將首次聚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中國鐵塔信息通信行業五大企業,全面展示我國三網融合行業發展現狀。
從建到用,算力“快馬加鞭”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關鍵的一年,同時也是“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的一周年。2023年2月,國家發改委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實施“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東數西算”理念提出以來,中國算力網絡發展進程加速明顯,基礎設施規模持續提升。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算力產業規模激增,年增長率近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當前,算力作為新型生產力已成為衡量國家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運營商作為產業鏈“鏈長”,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發揮排頭兵責任。三大運營商作為算力網的提出和建設者,在算力設施建設、應用場景拓展,以及技術研發方面積極跟進。算力網絡從概念原型進入產業實踐,算網基礎設施規模領先,技術標準規范從無到有,產品和應用均有較大突破。
在頂層規劃上,三家運營商都把算力網的建設放到戰略層面,相應的投資也向算力網傾斜。根據公開數據,中國電信2022年計劃在算力(云資源)方面的投資約140億元,新增16萬臺云服務器,算力提升超8%;IDC投資65億元,新增萬機架。中國聯通2022年全年投資算力網絡145億元,同比提升65%,云投資預計提升88%。2022年,中國移動算力網絡資本開支預計為480億元,新增約18萬臺云服務器,傳輸網投資繼續增長5%,達到474億元。
中國廣電天然擁有網絡連接、算力存儲、數據資源等先天優勢。通過強化先進技術應用支撐,實現傳播渠道相互賦能、內容網絡復合疊加、文化科技有機融合,以數字化賦能網絡視聽發展。中國廣電黨委書記、董事長宋起柱表示,中國廣電夯實算力云網,建強固移協同網絡。有線無線衛星協同,云網邊端一體化發展,堅持廣電IP化數據網、5G移動通信網、固定語音網和IP化有線電視網四網協同策略。
中國鐵塔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勇表示,“算力”是“智力”的基礎,與蒸汽時代的“鐵路網”、電氣時代的“電網”一樣重要。中國鐵塔將充分利用鐵塔資源稟賦,從網絡、算力、智能“三個著力點”出發,服務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
未來算力應用將賦能個人以及千行百業,賦能整個社會。在國家“東算西數”戰略布局加快實施下,在各方生態的積極參與努力下,“算力”會很快成為普惠大眾的生產力,助力打造算力產業新生態,推動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深耕算力創新
算力的核心問題是運營和調度問題。數據存儲和計算的需求廣泛存在,所有這些算力都需要統籌調配。所以,“東數西算”不是簡單地在西部建設數據中心,而是在全國構建新型的算力網絡體系,來滿足不同用戶對算力的不同需求。
中國電信加快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2+4+31+X+O”算力布局;加大智算能力建設,在內蒙、貴州、寧夏等地建設公共智算中心,在31省部署推理池,滿足各類AI應用推理的需求,2023年上半年智算新增,達到,增幅62%;擴大通用算力,通算新增,達到,增幅19%。聚焦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區域開展 IDC 建設,對外機架數達萬,70%以上新增機架部署在熱點區域;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川渝陜等區域構建多AZ數據中心集群,以DC和云為中心持續優化網絡架構并降低時延,打造東西向1/10/15ms、南北向1/5/20ms時延圈,靈活滿足2M-100G顆粒各類業務的數據中心間互聯及組網需求。
中國聯通建設了“5+4+31+X”新型數據中心體系;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區域4大國家東數樞紐節點的全國高等級數據中心建設;建設蒙貴甘寧4大國家西算樞紐節點;按需建設31省份新型數據中心;靈活部署“X”邊緣數據中心,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聯通云自主能力不斷提升,形成“安全可靠、云網一體、數智相融、專屬定制、多云協同”的特色優勢,打造數字經濟“第一算力引擎”。
中國移動提出“4+3+X”數據中心布局,即4大熱點區域中心(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3大跨省中心(呼和浩特、哈爾濱、貴陽)和X個省級中心和業務節點。在業務融合創新方面,中國移動算網產品體系逐步成型,率先孵化了“東數西存”“東數西渲”“東數西訓”“東數西算”等創新應用,特別是在工業數據異地備份、溫冷熱數據分級存儲、醫療影像云異地存儲、異地影視渲染等領域取得突破,部分應用已經實現了落地簽約。
此外,2023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智慧廣電技術體系及實施指南(2022年版)》,提出力爭到2025年,建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為基礎,以“算力+算法+數據”為重要支撐的技術體系,全面形成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特色鮮明、形態多樣、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發展新格局。
中國廣電作為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的運營主體,也是智慧廣電建設的主力軍。關于算力發展,中國廣電提出以算融媒,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升級,夯實國家文化數字化底座。據了解,中國廣電統一規劃建設數據中心、廣電云、CDN等基礎設施,打造集約化云資源池,打造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算網大腦”;整合跨地區、跨平臺的算力資源,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
隨著海量終端連接和場景化應用的興起,未來將有超過75%的數據會在邊緣側產生和處理。中國鐵塔的站址機房緊鄰用戶,覆蓋場景豐富,是理想的、天然的邊緣計算節點。因此,中國鐵塔提出變“通信機房”為“數據機房”,實現本地智能計算和快速響應,助力了算力泛在化、隨需化、普惠化。從應用效果來看,網絡流量降幅超過70%,視頻存儲成本降低50%以上,處理響應時延低于1秒,大幅提升了業務體驗。
可以預見,在算力多樣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等發展趨勢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將進一步演變為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底座。
2023年服貿會展期擬舉辦ICT相關10余場豐富的數字經濟行業論壇,將繼續圍繞電信服務、數字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智能駕駛、智慧家庭,以及專精特新、國際創新技術等組織展區,并緊跟以通用大模型、數字人、虛擬現實為代表的下一代互聯網和消費電子行業熱點,與各方攜手共同打造ICT行業大展,以新技術、新體驗助力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www.ksxwy.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