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就抓好今年遏制“天價”月餅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將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促進月餅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維護風清氣正的節日風尚。
每逢中秋,月餅的口味、價格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去年,四部門就曾聯合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制止“天價”月餅等現象,提出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然而,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出現了不少售價499元到499.99元之間的月餅禮盒,而其運費卻高達數百元,有的商品還在圖標里注明“團購優先”“靈活開票”等信息。因而,今年四部門強化市場巡查和監測,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良性、有序發展。
堵住“天價”月餅入市漏洞,首先要強化源頭治理。月餅被過度包裝、貼上“天價”標簽,無形中助長奢靡浪費的不良社會風氣,也容易滋生腐敗。8月18日,工信部就食品和化妝品兩個品類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發布了征求意見稿,明確銷售價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餅,包裝成本占比應當控制在15%以內,且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以監督促監管,讓月餅回歸大眾消費品屬性。
除了對月餅進行花樣繁多的包裝、混售之外,一些商家也打起了名稱的“擦邊球”。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在一些電商平臺上,月餅禮盒變身高價“糕點禮盒”,打價格監管擦邊球;一些月餅還和其他產品被重新打包“定制”后銷售。相關部門除了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之外,也要推動行業自律,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
不能讓“天價”月餅處于價格監管盲區。那些以499元,甚至499.99元來規避監管的月餅禮盒,反映出一些商家經營動機不純,電商平臺不能坐視不管,要及時掌握運費以及成交情況。必要時,主管部門可以對經營者開展成本調查。
月餅好吃不在包裝。杜絕月餅成為面子消費的“載體”,弘揚節儉美德,反對奢侈浪費,可以讓節令商品與傳統節日內涵更加緊密結合。
(方翔)
關鍵詞: